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哈博罗内  >> 哈博罗内交通 >> 正文 >> 正文

经济学人一年一度的大开脑洞系列又来了

来源:哈博罗内 时间:2021/8/6

看看这些“脑洞”,读者都要被吸引过来了。

如果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了,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朝鲜与韩国统一了,国际局势会变成啥样?

如果国与国之间可以交易土地,世界版图会变化吗?

如果……

这些设想不是来自于哪个白日梦患者,而正来自于一向以严谨著称的英国报纸《经济学人》。除了报道评论、特别报道等常规内容,《经济学人》每年还会专门出TheWorldIf。

这一版块内容的作者,并非想像占卜师一样预测未来。大概是厌倦了每日基于新闻和事实的写作内容,《经济学人》的作者们玩起了恶作剧,试图从新闻报道中抽身,在合理范围内发挥想象力,写一写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

这不禁让我想起以前在公共澡堂时听到的谈话。澡堂有时是民间政治的万花筒,很多老大爷都会纵横议论,分析国内外时事。有人说,中国大陆如果突然收复台湾了会如何如何;有人说,俄罗斯对待西方国家的态度,就是够强硬,我喜欢。

这还只是民间的设想而已,上不了台面。但是《经济学人》却非常正经地把许多设想搬了出来,假装站在了未来的某一时间点,就某件事情作出评论。当然了,事件本身就是虚构的,分析时所用的证据也大多是幻想出来的。

下面我们就看一看,今年的TheWorldIf系列都有什么样的脑洞。这里详细说前三个,后面的略说。

脑洞NO1.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

《经济学人》把首个脑洞给了特朗普,实在是可以理解的。虽然最新民调显示,希拉里支持率领先特朗普12个百分点,但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民粹主义抬头,特朗普心知肚明。前段时间眼看着英国公投脱欧派胜了,到时如果特朗普当选总统,也不会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儿。

《经济学人》把报道的时间设定在了年4月,那时特朗普刚刚上任一百天。但就在短短的一白天之内,特朗普却做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这篇评论先是回顾了特朗普走马上任后的事情。1月27日,特朗普在白宫举办了MadeinAmerica峰会,而后还在电视直播中斥责美国大公司的负责人狡诈又贪婪,严厉要求他们当场承诺,关闭或放弃在中国的工厂,把生产转到美国。

当时,参加峰会的苹果老板TimCook和波音老板DennisMuilenburg拒绝当场承诺,后被赶出白宫。有媒体描述此二人当时的惨状,说他们连外套都没披,接送的专车还没到,他们只好在白宫门前的寒风中颤抖。这真是十分滑稽的场景,也着实符合特朗普的做事风格,《经济学人》也借机戏谑了这些大老板们。

特朗普既然如此针对中国,自然引起了中国方面的不满。《经济学人》根据以往新闻,假想出了中国可能出现的应对方案。

ChinesestatemediagaveprominentcoveragetoaspeechbyanaviationregulatorwarningthatplannedsalesofhundredsofaircrafttoChineseairlinesmightneedtobereviewedif“certainentitiesarenotthereliablelong-termsuppliersthattheyclaimtobe.”

既然从长期来看,作为供货方的波音今后可能不再那么值得信任,那么中国航空监管部门就要重新考虑先前的订单,要不要继续从波音那里购买数百架飞机。而后,苹果在中国的总部遭到突然调查,因为中国怀疑苹果可能有行业垄断的行为。美国的汽车公司也在中国遭受到更为严苛的调查。

下面一段模仿了《环球时报》社评的语气,打了一个比方,非常到位。

Morepoetically,arecenteditorialinthestate-runGlobalTimestalkedofChinabeingwillingtotake“resoluteactions”against“anarrogantforeignleaderwhoprattleslikeamonkabouthonestywhilehidingastolengooseinhissleeve”.

中国会采取“坚决的行动”对待特朗普这种“傲慢的外国领导人,他像出家的和尚一样念叨做人要诚实,自己袖子里塞的却是偷来的鹅肉。”

这种比喻还真的挺像《环球时报》想出来的。

文章还设想了未来的美俄关系、美墨关系等。

脑洞NO2.

朝韩统一

这个脑洞其实非常常见,是澡堂大爷经常讨论的话题。可是《经济学人》导演的宫斗大戏,也是没谁了。

话说,金正恩出访时被人毒害(听起来也太诡异了吧,导演?),两位哥哥(金正男和金正哲)玩起了《琅琊榜》的套路。这两人一个受中国支持,一个受美国指使,各怀狼子野心。导演一定是看剧看多了。

可是问题来了,谁来当最高领导人?《经济学人》给了个答案:潘基文。潘基文卸任秘书长后,出任了朝鲜半岛的最高领导人。

导演,你这部宫斗剧,豆瓣评分我给你3分。

脑洞NO3.

国与国之间土地交易

国与国之间的土地交易是有前例可循的。比如,美国在年从美国购得路易斯安那土地,年从沙俄购买阿拉斯加。那么,现在还有可能出现这种土地交易吗?

《经济学人》从下面几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可能出现类似交易。

1.气候变化。全球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低地国家面临被淹没的风险,因而需要购买新的土地。比如,瑙鲁可以从所罗门群岛购买土地。

2.人口密集、发达的小国家需要土地。这里举了一个例子,埃及在得到沙特阿拉伯的经济援助后,把扼守亚喀巴湾的蒂朗岛和塞纳菲尔岛“转交”给了沙特,当然,目前还未获准。

3.解决领土争端。《经济学人》竟然说了中国南海的例子,说的是菲律宾、越南这些国家,不要再与中国争了,如果能和平解决进而从中获益,见好就收吧。俄罗斯不是吞并了克里米亚吗?没关系,你多给乌克兰一点钱还债就好了。

4.内陆国家需要港口。像玻利维亚这样的国家,从智利买个港口,不就能参与海上贸易了吗?非洲中南部国家博茨瓦纳从纳米比亚购买一块走廊地带,经济也会得到极大促进。

当然,《经济学人》也指出,如果购买的土地用于军事目的,那就要注意了。

其他脑洞

黑客不断攻击各国中央银行系统,这会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什么影响?

中国国企开始私有化了,会怎么样?

经济学家改善了方法,能更准确预测经济了,会怎么样?

如果大海可以一眼望到底了,会怎么样?

还有一些脑洞,不再一一列举了。

在写这篇推送时,我心里一直反复有这样一种声音: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写到这里我不禁也要感慨,评论员来当导演,你也挡不住啊。■

--

暑期MTI备考课程八月份课程即将开始,欢迎报名。

免费报名MTI考研解压讲座

--

精读社活动报名已经截止,不再接受中途插队。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boluoneia.com/hblnjt/72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