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哈博罗内  >> 哈博罗内交通 >> 正文 >> 正文

ldquo这是毕生最值得回味的经历

来源:哈博罗内 时间:2021/7/16
小儿白癜风患者能不能服用丹芪偏瘫胶囊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2652.html
医院订阅哦!

“这是毕生最值得回味的经历”

陈惠忠医生讲述援非心路历程

陈惠忠医生(左)正抢救病人

6月底,我省第14批支援非洲医疗队的泉州医生,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工作,圆满完成了援外医疗任务。其中,县医院选派的陈惠忠医生也从博茨瓦纳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近日,记者对其进行专访,了解他的心路历程。

最大的困扰是寂寞

陈惠忠读大学时,就听老师讲起过援非的故事,他也期待自己能有这样的经历。可当梦想实现时,他却很纠结。因为这就意味着自己无法照顾患眼疾的老母亲,无法陪伴刚刚就读高中的女儿完成高考。“再三思考、商量后,家人觉得这是国家交给我的任务,必须去。”陈惠忠如是说。

年6月6日,陈惠忠踏上征程。到博茨瓦纳后,他被医院。尽管去前做足了思想准备,但遇到的困难,还是难以想象。

医院是该国首都最医院。“但是医疗水平医院。”医院里科室不分类,病人混住,全院仅有一台显微镜。

“每天早上6点起床,中午不休息,只有半小时用餐时间,傍晚6点半回宿舍。总感觉时间过得很慢。”陈惠忠坦言,最大的困扰其实是寂寞、想家。一到晚上,宿舍时不时就断电,而且每周平均停水4天。当地治安差,下班后只能回宿舍。宿舍要开六道锁,每个房间都装着报警器。宿舍虽然有网络,但信号很差。因为与国内时差6个小时,回宿舍时国内已是深夜。与家人视频聊天,往往只能在周末。“聊天时经常断网,断断续续听不清。”陈惠忠说平常不能视频时,就看看宿舍里摆放的全家福,和同事们聊聊工作情况,停电时只能早早睡觉了。

最大的威胁是传染病

医院里蚊子又大又多,队员们再热都要穿长衣长裤,随身带防蚊药水。每个队员几乎都患过疟疾,连续高烧、上吐下泻。但因为医务人员非常少,队员们打针吃药后得照样上班。

更加令人担心的是,由于陈惠忠是外科系统的医生,接触血液的机会多,传染病是最大的威胁。而博茨瓦纳又是全球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住院病人艾滋病感染率高达50%—60%。

“说一点都不害怕那是假的,心理压力还是蛮大的。”陈惠忠说,医生、护士都必须戴防护镜,还得多戴几层手套。可就算这样,危险依然难以避免。去年11月做手术时,他手指不慎被扎到后出血,但他仍将手术完成。由于病人是艾滋病毒携带者,陈惠忠立即接受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的恐惧,被扎后的沮丧、不安,以及等待检验结果出来时的那种焦躁心情难以描述。”讲到此处,陈惠忠说在服抗病毒药物的28天时间里,巨大的副作用让他难以招架。由于科室人员紧张,在请假两周后,他克服身体上的不适,又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幸运的是,三个月后检验结果出来,没有被感染。

高风险的疾病威胁并没有让陈惠忠及队员们因此而打退堂鼓。相比风险,陈惠忠他们更看重的是每一次治疗的结果以及病人痊愈后的笑脸。

最大的欣慰是得到尊重

博茨瓦纳实行医药分离,病人要到外面药店自己购买药品,就连手术用品也不例外。很多当地人都很贫困,看完病后没钱买药或手术材料,无法继续治疗。碰到情况紧急时,队员们会把从国内带去备用的药品和手术材料无偿提供给病人,或者掏钱让病人家属去买。“我已经记不清给了病人多少次钱了。”陈惠忠说道。

博茨瓦纳外伤患者多,陈惠忠调侃自己是“万能膏药”,医院大部分的外科手术。年8月,一位病人颈部出现血肿并压迫气管,随时可能窒息。临危受命的陈惠忠和医疗队其他外科医生为病人进行手术并取得成功。医院的非洲同事对陈惠忠等中国医生佩服不已。由此,他们极其尊重中国医生。但凡有问题,都会来向陈惠忠他们请教,也常邀请他们到家中做客。

“在博茨瓦纳,中国医生非常受尊重,病人会绝对服从,特别能感受到当医生的价值感和成就感。”陈惠忠笑着说,“每当我们到街上采购日常用品时,当地生意人都非常热情,每每会多给我们一些。”

援非的点点滴滴,让陈惠忠感受到非洲人民对中国医生的无比尊重和感恩。他认为这是自己毕生的荣耀和最值得回味的经历。

编辑:曾志刚 董旭阳 美工:汪惠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boluoneia.com/hblnjt/70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