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哈博罗内  >> 哈博罗内宗教 >> 正文 >> 正文

在美国的殖民主义之下的菲律宾经济发展状况

来源:哈博罗内 时间:2023/2/16
北京皮肤科防治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116602.html

引言:

虽然菲律宾宣布了独立,但是其在经济上仍旧受到美国殖民主义的荼毒,经济受美国操控,沦为美国原料供应地和推销商品的市场。美国对菲律宾经济的殖民体现在菲律宾的各个经济行业,给菲律宾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1)概述

美国在年7月4日宣布承认菲律宾为独立共和国的主要条件之一,就是由当时的菲律宾总统罗哈斯,在宣吿独立与正式就任为总统的同时,按照美国的要求签订了使菲律宾丧失其主权的“美利坚合众国与菲律宾共和国关于菲律宾独立后过渡时期中的贸易和有关事项的协定”。美国利用此项协定以条约的形式把美国在菲律宾宣吿独立以后继续控制菲律宾经济的特权地位固定下来。

按照该协定的规定,美国侵犯了菲律宾对其自然资源的主权,它强迫菲律宾人民举行公民投票修改了根本大法,以便承认美国人及其所拥有或直接和间接控制下的各种企业,得以在菲律宾宣吿独立以后,继续享有开发菲律宾自然资源和经营公用事业的特权。

总而言之,正如美国前内政部长伊克斯所承认的:“在贝尔贸易法之下,菲律宾的主权是属于华尔街的。”

自从“美菲贸易协定”签订以来,美国垄断资本继续并加紧对菲律宾经济的掠夺,使菲律宾经济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利用其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操纵货价,压低菲律宾输往美国的原料的价格,抬高美国货物在菲律宾销售的价格,加强了对菲律宾施行不等价交换的经济掠夺。结果使菲律宾经济遭受严重的损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菲律宾的对外贸易一向是出超的,可是战后以来,菲律宾虽输出了更大量的产品,远远超过入口货物所增加的数量,但是由于出入口货物的价格为美国所操纵,结果造成对外贸易的价值反而从战前的经常出超变为目前为数甚大的入超。此外还有许多材料可以说明美国对菲律宾施行不等价交换的掠夺的严重程度。另据菲律宾中央银行的统计,以年5月的物价计算,出口原料的价格已比年下降了22.2%;而同一期间的入口货的价格则仅下降了0.3%而已。从这些官方数字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美国垄断资本在菲律宾以它的高价推销其商品和贱价收购当地原料这种不等价交换的办法所进行的掠夺是如何地残酷。

“美菲贸易协定”对菲律宾所起的这种奴役与掠夺的作用,菲律宾各界有识之士早已看出。在该协定酝酿签订的期间,菲律宾各界爱国人士即曾普遍表示反对。当时的菲律宾国会众议院经过连续十八小时的日夜辩论,才以68票对18票通过签订“美菲贸易协定”所必需的对根本大法的修改。现在,当菲律宾已经经历过“美菲贸易协定”实施后的祸害之后,菲律宾人民对该协定的奴役与掠夺的性质,自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近年来,除了菲律宾政党及其领导下的进步力量坚持反对美国帝国主义对菲律宾的压迫之外,一些菲律宾资产阶级的代表及其团体,也一再表示反对“美菲贸易协定”。主张根本废除或者修改“美菲贸易协定”。

菲律宾政府于年9月派代表团到华盛顿与美国举行关于修改“美菲贸易协定”的谈判。经过三个多月的谈判才达成协议,其结果所谓对菲律宾有利的修改,只是一些字面的或次要的修改;相反的倒是作了对美国垄断资本有利的重要补充。这次修改不但继续保留美国在菲律宾享有开发自然资源与经营公用事业的特权,并把特权旷展到包括“一切商务活动”。同时美国又迫使菲律宾废除已实行多时的17%的外汇税。外汇税的废除将使菲律宾政府每年减少一亿八千万比索的收入,大大有利于美国资本家把利润从菲律宾汇回美国。

上述“美菲贸易协定”修改以后,又已经过了实践的考验,菲律宾对美国的经济关系仍然处在很不利的地位。

美国这样严重地剥削和掠夺菲律宾经济,但却厚颜无耻地经常在宣传,说它正在给菲律宾以经济援助。但是据菲律宾众议员托仁丁洛说:“这些美援大部分装进了美国专家们的薪水袋里,因为按照该援助协定,菲律宾被规定要用很高的薪水聘请许多美国顾问来干涉菲律宾的经济。这些“美援”的其余部分也大都通过购买美国商品而流回美国去。

美国垄断资本勾结菲律宾的买办资产阶级,完全控制着菲律宾的经济,并与封建的大地主结成联盟,对菲律宾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掠夺,使菲律宾的经济一直停留于落后与贫困的状况。

(二)农业

由于菲律宾长时期处于殖民地的地位,工业很不发达,农业是国家经济的主要基础。根据菲官方的信计,农民占全国人口75%以上。

菲律宾农业很落后,封建的生产方式至今在农村中仍占统治地位,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很严重。长时期的帝国主义统治与封建剥削障碍了菲律宾农业生产的发展。

菲律宾的农村中至今保存着西班牙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大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广大劳动农民没有土地。据官方调査,菲律宾有70%的农民没有土地;少数农民拥有面积很少而且贫瘠不堪的土地,土地高度集中于大地主手里的情况,在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的中吕宋平原四省尤其严重。

地主阶级利用其所占有的大量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封建剥削升也租有高达产量的80%者。农民除了缴纳地租之外,还要遭受各种封建剥削。据官方的调查报吿称,在年至年间,中吕宋地区的佃农在交租还债和扣除种子等费用以后,实际上只能获得该年的总收成的24%。

菲律宾的农作物最主要是种植供国内人民食用的稻米,年稻田面积约占已耕地面积的44%。其次是玉蜀黍,年种植玉蜀黍的土地面积约占已耕地面积的18%,产玉米七十一万公吨。年全国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约占已耕地总面积的75%。由于殖民主义者长时期统治和封建剥削的结果,菲律宾农业的平均面积产量很低。加以相当大量的土地面积被迫种植美国所需耍的原料作物,相应减少了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所以作为农业国家的菲律宾,其粮食竟不能自给,每年需要输入大量谷物和其他食品,成为美国剩余农产品的市场。

菲律宾农业中的经济作物,是在美国统治时期为了满足美国对菲律宾原料的需要而大量发展起来的。主要是种植椰子树、甘蔗和马尼拉麻等,据年的官方统计,种植经济作物的耕地面积约占已耕地总面积的25%。但是经济作物在菲律宾农业中的地位,远较其所占耕地面积的比例为大,因为经营经济作物所需的劳动力和投资较大,生产也比较集中。而且需要加工工业和运输业的配合。所以菲律宾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经济作物绝大部分输往美国作原料,这些原料的生产与出口价格都操纵在美国垄断资本家的手里。

椰子树是菲律宾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几乎全国各地均种植椰子树。美国垄断资本对椰产品价格的操纵,经常在全国范围内影响菲律宾人民的生活。菲律宾所出产的椰干的数量居世界第一位,主要供出口,年菲律宾出产的椰千共有40,,吨,占世界产量的45%。菲律宾的椰产品大部分输往美国作原料,用以制造甘油、人造牛油和高级肥皂等。

甘蔗是菲律宾第二重要的经济作物,甘蔗的主要产区在羣岛中部的西黑人省,该省甘蔗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半数,此外,吕宋岛的中部和南部以及班乃岛、宿务岛也大量种植甘蔗。菲律宾甘蔗种植面积的平均产量也很低,据美国政府年派往菲律宾的贝尔考察团报吿书说:“菲律宾种蔗面积的平均产量不及世界其他产糖国的半数。”菲律宾出产的甘蔗,经制成赤糖以后,几乎全部供给美国作原料。

菲律宾有良好的牧场,但畜牧业却并不发达。据官方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年菲律宾全国有牛、猪、羊和马共一千零三十四万余头。牲口在战争中损失很大,至今尚未恢复到战前的数量,年全国牲口总数还只有九百四十四万余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菲律宾每年需从国外输入肉产品4,吨,战后以来人口增加不少,牲口又大量减少,肉产品的缺乏自然更甚于战前。在年,菲律宾进口的肉乳产品,其价値达万比索,占全年进口总值的6.54%。  

菲律宾是一个羣岛之国,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菲律宾的渔业却并不发达,在年,鱼及其产品的总产量为三十四万余公吨,仅能满足消费量的64%。这是美国罐头鱼泛滥菲律宾市场的结果。年菲律宾输入的鱼产品达3,万公斤,价値约2,万比索。

总而言之,菲律宾农业在发展上所表现的落后状况是与它所具备的优越的自然条件非常不相称的。这种现象完全是由于美国帝国主义控制的结果。甚至菲律宾政府当局也不能不承认说,菲律宾的土地如果加以合理使用,可以养活七千万到八千万人;然而现在菲律宾人口只有两千二百多万,却过着半饱的生活,并且每年还得从国外输入大量的粮食。这完全是殖民主义者长期统治和农村封建剥削继续存在所造成的恶果。

(三)工业

由于长时期遭受美帝国主义者统治的结果,菲律宾的工业很不发达。根据菲律宾官方的统计,年全国从事各种工业生产的工人,仅占全国劳动力的6.6%。在国民收入总额中工业仅占13.5%。而且上述的所谓工业包括手工业性质的工业,如仅计算现代工业,其所占比例就更小了。

菲律宾的工业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工业,其中最重耍的是制糖工业。年全国有机器制糖厂41家,该年糖的产量为,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糖的生产更加集中,目前机器制糖厂已减少为25家,但糖的总产量却已超过战前。糖业为美国垄断资本所控制,主要生产美国所需要的赤糖。使用机器大规模生产椰子油的工厂也有几家,但由于美国尽量直接把椰干运往美国加工,使菲律宾的椰子油工厂经常开工不足。制烟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相当发达,年雪茄产量计三亿三千多万枝,同年的香烟产量达三十亿枝以上。战后由于美国香烟大量输入菲律宾市场,使菲律宾的制烟业遭受致命的打击,直到年,雪茄产量只恢复到9,万枝,尚不及战前产量的30%。

菲律宾的森林资源很丰富,伐木业相当发达,大部分采用机器生产,年木材产量为三亿八千一百五十四万板尺,原木产量为十六亿六千二百九十六万板尺,绝大部分是供出口的。出口的原木大部分卖给日本作原料。最好的木料则输往美国。美国垄断资本在菲律宾经营着大规模的木材企业。木材主要供国内消费,近年来因建筑业的衰落,锯木业的产量,从年开始下降。

其间只有年比年略有增加,但是年又有了更大的下降。

菲律宾的纺织业不发达,现有两家官办的机器纺织厂,总共只有37,多纱锭,台织布机。其产量据估计尚不足全国需要量的5%。最近新增加一家私营的机器纺织厂,其规模比官办的更小。

年以来,菲律宾政府大谈其所谓“工业化”,麦格赛赛上台以后更吹嘘所谓“五年经济发展计划”,表面上采取了统制入口货物和新的必需的工厂免税四年等鼓励工业发展的措施,菲律宾官方统计年吹嘘菲律宾年的工业产量已经比年增长了26.9%。但实际上真正的本国工业很少发展,近年来新增加的一些所谓工业,大部分只是美国资本家在菲律宾设立的一些为美国商品进行简单加工。其作用主要是使美国商品在菲律宾推销时可以免受入口统制的限制和获得免税的优待;并利用剥削菲律宾廉价劳动力而增加美国资本家的利润。

菲律宾的采矿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直为美国资本所控制,代表美国矿业垄断资本的豪塞曼,一向被称为菲律宾的矿业大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对菲律宾采矿业的投资集中于金矿,第二次世界夭战以后,美国对菲律宾采矿业的投资转而集中于军事工业所需耍的矿产,尤其是美国所迫切需要的铭矿。年菲律宾铭矿的产量达,吨,约等于战前产量的三倍。这些铭矿砂质量甚高,全部运往美国。其次是铁矿,年的产量为万吨,已经超过了战前产量。菲律宾出产的铁矿砂全部卖给日本作原料。战后以来,金矿企业恢复生产的只有14家。此外铜、煤、铅、银等矿的开采在战后亦有些发展,但产量不大。

(四)交通运输

菲律宾是一个羣岛之国,并且经济上对国际贸易的依赖性很大,所以海上的交通运输业很重要。

菲律宾对外的远洋航运几乎完全为美国等外国轮船公司所操纵。菲律宾的轮船公司所经营的远洋船只总吨数仅63,吨,这些船只所载运的货物数量,约占菲律宾对外贸易货运总量的5%而已。由于外国轮船公司抬高运费、曾使菲律宾的输出发生很大困难。

菲律宾的公路比较发达,据年的官方统计,全国有公路29,公里,大小汽车尖,辆,其中载重汽车与长途公共汽车约占半数。使菲律宾成为美国推销汽车、汽油等有关商品的重要市场之一。

菲律宾的铁路事业很不发达,全国有铁路线三条,总长度为1,公里,主要铁路线在吕宋岛,班乃岛的铁路只有公里,宿务岛的铁路则仅85公里。铁路设备非常陈旧,经营管理很落后。主要铁路线是官办的,年年亏损巨款。菲律宾铁路事业长期以来停留于这样落后的状态,是与美国垄断资本家有意着重发展公路,以便推销其汽车汽油等商品的意图有关的。

菲律宾的民用航空业有些发展,原有三家航空公司,其中两家先后被“菲律宾航空公司”所吞并,现在“菲律宾航空公司”已处于垄断地位。该公司是美国籍的菲律宾土生的西班牙大资本家苏利安诺集团利用国家资本合资经营的。该公司主要经营首都马尼拉与国内各主要城市之间的客运。也经营国外航线,年初停止了与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地来往的航线,仍保留与香港、曼谷和台北之间的航线。

(五)对外贸易

菲律宾的对外贸易至今为美国所垄断,美国商品享有免税入口的特殊待遇,并且其数量不受限制。菲律宾的原料则按照美国所需要的种类和数量免税输往美国。其他国家的货物车输入菲律宾要付很高的关税。菲律宾产品运销到美国以外的国家,必须获得政府的特别许可,许多商品如某些有色金属等,甚至被禁止输出到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由于这种垄断的结果:菲律宾的对外贸易绝大部分是与美国进行的。菲律宾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量都很少。由于受了美国禁运政策的限制,菲律宾与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之间几乎完全没有贸易。

菲律宾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原料,最大宗的是椰干及其他椰产品,其次是赤糖,年这两项原料的出口价值占全国出口总値的66.9%。其中椰干的出口价值占全国出口总值的32.7%,如包站其他椰产品的出口价値,则占40%以上,赤糖的出口价值占全国出口总値的26.5%。马尼拉麻一向占出口产品的第三位,由于美国一再压低马尼拉麻的价値并减少收购,现左马尼拉麻的出口量尤其是出口价值已逐年下降,退居出口产品的第四位。其他重要出口产品还有铁矿砂、铭矿砂、菠萝及烟叶等。

菲律宾入口的商品绝大部分是消费品,年入口的消费品占入口总值的89.5%,生产器材只占10.5%。近年来菲律宾政府大谈其所谓“工业化”,实际上只是增加了一些美国商品以原料名义入口进行简单的加工而已,因此消费品占入口商品的绝大部分的情况,至今尚无大的改变。

菲律宾的对外贸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向是出超的,战后以来,由于美国变本加厉地对菲律宾施行不等价交换的掠夺政策,人为地压低菲律宾原料的收购价格,抬高美国商品在菲律宾推销的垄断价格,使菲律宾的对外贸易变为年年巨额入超的国家。

面临这种局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菲律宾国会议员和工商界人士,主张菲律宾应与社会主义阵营特别是邻近的我国进行贸易,他们反对美国禁止菲律宾与社会主义阵营进行贸易的政策的呼声正在日益加强。年2月,菲律宾商会主席洛兰佐在众议院工商委员会举行的公开的意见听取会上说,没有理由认为菲律宾不应该和美元集团以外的国家,包括中国和苏联,进行贸易,洛兰佐认为,假如菲律宾能够同这些国家签订贸易协定的话,菲律宾的经济发展就会有巨大的可能性。

(六)财政金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罪律宾政府的财政收支年年亏空,赤字逐年增多。年的财政赤字达二亿一千多万比索之巨。以后菲律宾政府企图以大量增税的办法解决赤字问题,人民所纳的税赋突然从年的二亿七千九百余万比索,增加为年的六亿零四百余万比索,勉强使该年的政府收支成为战后以来唯一没有赤字的年份。但年又出现了巨额的财政赤字,达一亿一千六百余万比索。

菲律宾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除增税以外,主要是依靠发行公债券,其次是向美国借贷,结果国家债务累累。据菲律宾中央银行的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菲律宾所承担的战前国债仅一亿四千一百万零七千比索,到了年6月,菲律宾的国债已达十五亿一千四百九十六万一千比索;计增加到年的十倍以上。

菲律宾政府的财政收入几乎全部依靠向劳动人民鸠收苛重的税赋。根据官方统计,税收经常占政府收入总额的80—90%。而税收中绝大部分是由广大劳动人民所负担的间接税,这对于生活已经非常困苦的菲律宾劳动人民,是多么难以忍受的负担。

菲律宾政府的财政支出中,增加得最快的项目是军费。据官方统计,1年菲律宾的军费是一千八百九十四万余比索,约占该年政府总支出的1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军费年年增加。

菲律宾的货币以比索为计算单位,自年以来即以美元外汇为储备金。年签订的“美菲贸易协定”规定2比索等于1美元的固定比率,除非经过美国总统的许可,菲律宾政府无权改变这种比率,亦无权停止比索折换美元和汇往美国,最近“美菲贸易协定”的修改,虽然字面上承认了菲律宾对其本国金融的主权,但实际上并未改变原来的情况。由于历年来菲律宾的财富不断地遭受美国垄断资本的掠夺,使菲律宾日益穷困,明显的标志之一是菲律宾的外汇储备日趋枯竭。

麦格赛赛就任为总统以后,更加依赖发行公债、钞票和借外债过日子,通货膨胀的压力日益加强,近年来舆论界经常在辩论比索是否要正式贬値的问题,而实际上比索与美元的比率,在黑市中早已下降到三至四比索才值一美元。

结语:

美国殖民主义对菲律宾经济的影响涉及各个方面,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出口汇率等都在美国的控制之下,沦为美国殖民主义者赚取高额利润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菲律宾本身的经济优势无法发挥,各个行业都不能良好的发展,整个国家陷入贫困。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boluoneia.com/hblnzj/9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