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时间段来看,中国的经济成就如何?确实很突出,但并非没有相媲美者,更不是什么“中国spaceship”。中国的经济成就既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出来的,也是“二战”后亚太地区高增长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我用三种权威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从市场汇价(年均汇率)来看,根据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提供的数据,在年-年的51年时间内,人均GDP(折美元)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依次是:1.韩国10.17%;2.安提瓜与巴布达10.11%;3.中国大陆10.07%;4.新加坡9.19%;5.中国台湾省9.14%;……13.中国香港特区5.22%。中国大陆、台湾省和香港特区分列第3位、第5位和第12位。如果考虑了人口增长(中东国家和撒哈拉非洲国家人口年均增速一般高达3%以上,有大量移民流入的阿联酋甚至达到7.9%),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和中国香港特区的GDP增速在世界上有数据的个经济体中分列第5位、第13位和第18位,低于阿联酋、卡塔尔等石油富国和新加坡。我们中国人在近半个世纪人口增速实在太低了,大陆与港澳台人口加权平均年增长率才1%,与美国差不多,仅领先于英法德意等西欧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而后者20世纪下半夜以来一直是以人口老龄化(即所谓“老化病”)闻名于世的。其次,再从通用的购买力平价法来看,根据格罗宁根大学的数据库(AngusMaddison数据库的延伸),在-年期间,世界上共有10个经济体人均GDP增速超过中国大陆,但剔除博茨瓦纳、赤道几内亚、蒙古和利比亚4个人均GDP明显低于中国大陆者(其起点人均收入高于中国大陆,但终点人均收入却不及中国大陆,所以不可能经济增速比中国大陆还高,这样的数据应剔除),仍有韩国、阿曼、中国台湾省、罗马尼亚、马耳他和新加坡超过我们。其中增长最快者~韩国年人均GDP增速达到5.5%,是少数几个从低收入国进步到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另1个就是中国台湾省),日本、新加坡和以色列都不能算,它们是从中等收入跃进到发达国家的代表。至于阿曼、马耳他和罗马尼亚,由于种种不足,根本不算是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避免一些经济体人为“操纵”汇率获得某些好处,联合国、IMF、世界银行和OECD等国际组织搞了一个国际可比较项目(ICP),这当然也是一种购买力平价法,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最重要的是这一方法迄今已在国际上推广了几十年,搞了十几个版本,每五年就要更新一次,成为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文发展指数”如何,进而承担联合国会费,得到各类援助和贷款的主要参考指标。依据该法最新版本(年版),年中国人均GDP仅为美元,居世界第76位,远低于市场汇价折算出来的排名,而依照年均汇率,年中国人均GDP美元(略低于官方统计的美元),居世界第65位。令人迷惑不解的是,与中国购买力平价法人均GDP差不多的国家,诸如多米尼克、墨西哥、安提瓜和巴布达、泰国、马其顿、博茨瓦纳、土库曼斯坦,其人均GDP(按市场汇率折美元)分别为美元、美元、美元、美元、美元、美元和美元,除安提瓜和巴布达外,人均收入均明显低于我国。而俄罗斯年人均GDP(按市场汇价折算为美元)还低于我国,但其人均GDP按照ICP项目折算后高达美元,远超我国。照如此,我们不免就要问,到底那个才是准确衡量一国人均水平最合适的指标呢?当然这还只是量的方面,要全面衡量一国的经济成就,还要看质的方面和结构改进。质的方面主要指一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中,科技含量如何,附加值高低和在全球价值链、供应链中的位置是不是不可代替,即所谓的“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业现在是典型的“大而不强”,缺乏定价能力,我国自年起就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在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已有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我们在核心配件、关键零件和软件设计等方面,现在还时不时遭遇“卡脖子”现象,例如华为在芯片制造方面就遭遇EUV光刻机和光刻胶限制。未来30年中国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研发投入,加快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扶持才有可能建立世界制造业强国。而在结构改进方面,主要指产业结构提升和就业结构优化,也即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的构成是不是合理,劳动力在上述产业配置有没有优化?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构成来看,中国大陆大概经历了从建国初年“五二三”到当前“一四五”的变化,劳动力的配备也经历了类似的演进,从建国初年的“八一一”优化成了“二三五”,不过总体说来,与发达国家仍有七八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差距。例如美国“南北战争”刚结束时,仍是一个农业工业国,年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是:50:36:14,同我们在建国初年差不多,到从年起,工业净产值开始超过农业,变成了完全的工业国。年美国的产业结构已变成“三五二”,已经相当于我们在年左右的水平了,就业结构则相当于我们在前后的水平。再之后随着美国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农业地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先升后降,第三产业地位日益提升,年美国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程度就与我们当前水平相当,农业占比只有7.2%。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领先程度更甚。根据斯科菲尔德等人提供的资料,从15世纪中叶开始,英国的经济结构就在不断优化,在年-年期间,英国GDP增长了4.5倍,人口增长不到2.5倍,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工业和服务业附加值占比从55%提高到了70%,与此同时,工业劳动力占比从19%提高到34%,而农业劳动力占比却从57%下降至37%。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从年到年英国纯农业人口占比就已经从35%降至23%,相当于我们年到年的水平,年英国纯农业人口占比进一步下降到了10.2%。每位农业人口供养人数从1年的1.35人提高到年的2.86人,进而提高到年的9.8人。荷兰、比利时慢一点,年纯农业人口占比分别为41%和49%,分别相当于我们在年和年的水平。其他欧洲国家就更慢一些,但大体都在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完成了从落后的农耕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因此完全可以说我国的产业结构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差不多在七十年,就业结构落后于人家不会少于一百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boluoneia.com/hblnzj/8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