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因为经常被问怎么才能把英语学好,虽然我的英语不算顶尖,但也算一直在用英语谋生,谨用我的个人经历来总结一部分学习体验。
作为80后,小学没学过英语,初中高中英语学习中后游,没有体验到过英语学习带来的乐趣,反而被老师请到过办公室提醒habit和rabbit拼写的差别,现在想想真的汗颜。
所以我完美错过了所谓的语言发展敏感期。
但是,自从选择了英语专业(本硕),我无意识地做到了很多:
每天两个小时的英文广播,慢速VOA和正常语速的VOA和BBC新闻广播。
看了很多英文电影和电视剧,经常深夜刷美剧。
每天一个小时的英文朗读,这个做法有点受当时风行的疯狂英语启发。
找一切机会表达英语,外院的英语角,找机会创造跟外教或外国人接触,主动表达自己和沟通,想想那会真的很主动……。
日常阅读纯英文小说,或许有些似懂非懂,但是一年还是可以读2-3本。
在大学的这些经历铺垫了一部分基础:语法结构是明晰的,有大量未被激活的词汇储备,积累了很多国外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知识,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
找工作的时候,发心使用英语,所以选择了去南部非洲(博茨瓦纳)项目做翻译(两年),正是这段经历让我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上升了一个台阶,美中不足的是,虽然博茨瓦纳官方语言是英语,业主也只是secondlanguagelearner,地道的英语口语短语词汇是别做梦了,有1说1,这段实践经历对我的英语水平提高起到了质的推动作用。
之后,我的工作经历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教英语,一部分是在做翻译,这两部分都让我在先前的基础上,更细致地实践英语这门语言的使用,直到现在。
总结如下:
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可以培养成功的,尤其是听什么都可以听得懂,阅读什么都可以认识,想表达自己都可以表达清晰,那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哪怕错过了语言敏感期,通过传统的英语语法学习+实践,也是可以掌握英语的,当然,在语言敏感期习得英语会事半功倍。
听力输入是非常关键的,这会为紧随其后的说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量的阅读符合个人具体情况的英语材料是英语能力提升以及积累词汇的不二法门。
英语只有通过说和用,通过实践中的使用(开口模拟表达),才算是真的掌握了,而且什么时候实践都不晚,只要你真地想要提高,并且付诸行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aboluoneia.com/hblnzj/8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