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日发布的《中非旅游报告》,过去三年中非双边入出境人数保持稳定,年全年达到.6万人次,旅游正成为中非人文交流的排头兵。图为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小象孤儿院内,一名中国游客以小象为背景自拍留念。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著名作家三毛曾诗意地写道。近年来,去摩洛哥跑一次撒哈拉沙漠马拉松,去肯尼亚观摩动物大迁徙,到埃及感受古文明的洗礼,在印度洋塞舌尔享受阳光沙滩……一股“非洲游”旋风在中国人中愈刮愈烈。
随着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落下帷幕,中非关系揭开新的历史篇章。“八大行动”中,支持非洲单一航空运输市场建设,开通更多中非直航航班,支持更多非洲国家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等举措,更是按下了中非旅游市场合作的快进键。
旅非游客大增最高同比翻番
遵义女孩李恩刚刚做完一场关于撒哈拉的彩色梦,在今年暑假去了一趟摩洛哥。
“当初看电影《北非谍影》时,还觉得去卡萨布兰卡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回忆起这次旅行,李恩很是兴奋。她告诉记者,是摩洛哥对华人的免签政策,让她下定了跨过小半个地球去旅游的决心。
北非带来的惊喜低调而又神秘,城市的彩色魅影是李恩记忆里最深刻的部分。她说:“今年一部在摩洛哥取景拍摄的国产电影《红海行动》票房大卖,使得这个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再次吸引了众多中国游客。”
事实上,摩洛哥只是非洲旅游迎来黄金期的一个缩影。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中非旅游数据报告》,过去三年中非双边入出境人数保持稳定,年全年达到.6万人次。其中,中国游客旅非79.78万人次,非洲游客旅华62.83万人次。
中非间人员流动的增长,与日益丰富的航线和利好的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开通直飞并增加航线,如北京—约翰内斯堡、广州—内罗毕、成都—埃塞俄比亚等,均为连接非洲的直飞航线。据粗略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近20个国家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落地签政策。
驴妈妈出境游事业部总经理邹庆龄告诉记者,今年1-8月,该平台赴非旅游人次同比去年翻倍。毛里求斯、埃及、摩洛哥、南非、突尼斯、肯尼亚、塞舌尔、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喀麦隆成为今年十大热门目的地。
携程出境游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通过携程旅游平台购买各类旅行产品前往非洲的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约40%。
“中国公民经由主要旅行商赴非洲出境旅游人数高速增长,旅游正成为中非人文交流的排头兵。”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交流增进互信市场加速布局
非洲小伙马奕男是博茨瓦纳大学中文系的一名讲师,刚完成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的他已回到非洲,不过还惦念着北京,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boluoneia.com/hblnqh/9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