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费斯,一个被影迷打上“英伦绅士”标签的大叔,在谷底与巅峰之间寻找到了自我,将几十年的生活演绎成了一部电影作品。
非洲长大的小绅士科林费斯的父亲是大学教授,他出生不久,父亲就携一家人远赴尼日利亚工作。于是在他出生的前四年,大部分时光都是光着脚丫和当地土著一起奔跑在非洲肥沃的土地上。
都说幼年的经历会对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科林费斯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公平的秉持也许就是由此开始。
别看他以《傲慢与偏见》中的贵族达西先生红遍全球,但他私下是个毫无架子的人,传说中英伦绅士矜持骄傲的派头,他一概没有,还经常参与各类援助第三世界的活动。
年时,博茨瓦纳政府把当地土著赶出保留地,科林费斯得知后非常愤慨,公开发声:“他们这些人并不是过去时代的残余而需要我们把他们带到新的时代,那些能够在这片属于他们的土地上生活的人有着面对新时代的自信,而这种自信正是所谓发达国家的人欠缺的、努力寻找的。”
加拿大森林里隐居四年回到英国后,他迷上演戏。可惜就像他自己所自卑的那样,他“无趣”的个性使得他久久未遇到合适的角色。
三十岁那年,他遇见前妻梅格,这个被爱情冲昏脑袋,又事业失意的小伙子,冲动之下决定放弃演艺事业,去加拿大一个偏僻山林里隐居。那时候他想,受够了伦敦的浮华晚宴,回到宁静的自然怀抱中,以写作和做家具维生,或许更适合自己吧。
他也确实出版了几本散文和小说,也出售过手工家具,但这种理想中无比惬意的生活,却只持续了五年。
婚姻触礁后,科林费斯离开了寒冷的森林,回到大西洋彼岸的熙攘红尘里,这一次,他没等多久,就遇见了达西先生(《傲慢与偏见》),然后再一位达西先生(《BJ单身日记》),从此他变成英伦绅士的代表,被嘲笑过无聊的面容也成了镌刻智慧的典范。
他因为一部《国王的演讲》终获奥斯卡影帝,拿奖时还不忘自嘲,说:“此刻大概就是我人生的巅峰了吧。”
英伦绅士的表面下是叛逆的灵魂不了解科林费斯的人,一定以为他就是从简奥斯丁笔下走出的英伦绅士:矜持、克制、有礼貌到古板。然而,私下的他却爽朗浪漫到让人难以想象。
有一回在好莱坞,有记者问他是否为充满魅力的英伦文化感到自豪。这个演过英国国王的影帝张口便说:“传统文化之邦实际上只是人们的想象,真实的英国充满了市侩之徒。”
他还说自己对王室不感兴趣,因为他们不是人们投票选举出来的。在出演《国王的演讲》之前,他对王室的事情知之甚少,知道王室都是好人,但他还是更喜欢以投票的方式选出领袖。
事实上,他可不是中年才叛逆。早在少年时,蓄长发、逃学、迷恋摇滚,叛逆少年干的事儿他都试过了。考大学时,他更干脆,直接放弃学业,打包行李去伦敦学自己热爱的表演。
还记得《真爱至上》中他扮演的作家爱上一个语言不通的异国女佣那个故事吗?这件事是由他的亲身经历演化而来,他的妻子是意大利人,俩人一见钟情时,他一句意大利语都不会说。为了讨得美人欢心,他苦练意大利语,这才换来日后的恩爱生活。
没有架子的影帝几乎所有的演员在挑选角色时,都会给自己画上条条框框,例如不演反面角色,不演主角以外的戏等等,尤其是奥斯卡影帝们许多对角色都格外挑剔。可科林费斯似乎从来不管这一套。
这几年,他在《王牌特工》里演打酱油的配角,又重回被学院派鄙夷的轻喜剧《BJ单身日记》续集里出演老角色达西先生。
对他来说,最难捱的时光早已过去,最险峻的高峰都已经爬过,又何必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aboluoneia.com/hblnjj/6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