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欣同编/张玮
大家好,我是小王子!我们新的一期健康巴士出行指南又和大家见面了。本期,我们将讨论农历二月份的天气规律以及分享穿衣搭配的小建议。
沐浴在二月的春风中
早春二月,是自惊蛰至清明的一段时间。宋朝释法智曾在《偈六首》中言到:“春风有时好,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花开随风,花落亦随风,二月的春风让人不能小觑。春季日照时间加长,到午时往往气温上升速度急剧加快,偶尔可以到达26-27℃,但早晚温差较大,而且时有寒潮侵袭。在这个春季乍暖还寒的中间时段,气候的反复无常最容易引起身体的不适感,特别是骨关节疾病,症状往往在这个季节容易反复。
图片来源:全网资源
春捂需“拿捏”得当
因气温上升较快,很多人早就将冬装收藏。然而早晚上下班途中,我们又进入了北风的势力范围。由于中国在同纬度上春(秋)季升(降)温最急,人们在冬天已经习惯了多穿衣服,到了春天如果把衣服脱得太多,就会不适应气候变化而容易着凉得病,因此才诞生了中国特殊的“春捂秋冻”的养生谚语。
01
小孩不宜多捂
“春捂”说的是不要过早的给孩子脱掉棉衣。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因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健全,体质也不如大人。新生儿或小婴儿的体表面积相对比成人大(体表公式请自行百度)。因此,散热也比成人快。所以给孩子穿衣比大人多一件就可以了。相反,如果捂的过久或保暖过度,孩子身体周围的温度会急剧上升。这时候,孩子会大量出汗,甚至脱水。在家给孩子盖被过严、过厚,居室内温度过高或在外出时给孩子包裹过多、过紧时均可以发生捂热综合征。
图片来源:搜狐网
02
归巢老人宜捂
春分前后日照时间逐渐延长,但阳光直射时间仍然较短,房屋吸收到的阳光并不充足,往往出现屋外日光暖,屋内晒不透的情况。这种温差在一天中以晴日午后达到最大,常常有3-5°C之多,特别是从温暖阳光下走进阴凉的室内,老人和病人必需添衣春捂,才能避免受凉致病。
图片来源:见水印
出行途中巧穿衣
01
防风护颈:围巾最优
“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的性质比较轻浮,它容易向上走,影响到的是人体的上半部。我们应该重点保护:大椎穴、风池穴、肩井穴。此三穴均位于项背部阳经之上,具有明确顾护阳气的特点。想要保护这几个穴位我们可以用到如下手段:围巾、纱巾、披肩。
图片来源:搜狐网新浪网
02
顾护腰腹:便携型羽绒服
寒冷之气会引起项背部的疼痛,通常是由于督脉受寒造成的,久而久之寒邪会从体表侵袭经络,造成风湿性慢性疼痛。我们应注意保护:膏肓穴、命门穴、关元穴。此三穴均位于人体核心部位,具有温热穴性,均有确切的补养效果,因此切忌暴露于寒风之下。昼夜温差较大,我们可以选择便携羽绒服,轻便好收纳,抗风且保温,通勤路上自由潇洒。
图片来源:新浪网
03
抗风暖膝:冲锋裤
寒冷状态下膝关节经脉凝滞,气血流通不畅,容易引起瘀血痹阻,进而引发疼痛。膝眼穴(双)位于膝部,主治膝关节痛,同时也是膝关节重要的孔隙,我们应着重保护。冲锋裤科技含量较高,内层是保暖自发热材料,外层是抗风材料,兼有保暖性跟舒适性。
图片来源:搜狐网京东
早春二月既有温暖和煦的阳光,又有曼妙多姿的春风,用“风光正茂”来形容最为恰当。在家留守的老人、孩子穿衣需根据自身体质特点增减衣服;而出门在外的通勤一族更应当密切观察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并且要装备精良,做到有备无患。小王子在此祝大家畅享二月春光。
作者简介
李欣同
天津中医院
关节软伤科医师
遵循筋骨同治思想,将功法锻炼与关节疾患预防有机结合。擅长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病等多种骨关节软组织疾病;发表论文3篇,参编论著1部。
近期热点文章回顾
1.儿推精英同心集结,传承流派共襄盛举
2.唤醒这位“睡美人”的不是王子,却是......
3.给您健康睡眠的好建议,请转给睡眠“困难户”
4.春季“生长推”,助宝宝健康增高!
5.六味地黄丸,儿童能不能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boluoneia.com/hblnjj/4410.html